粉色皇后直播 美国高价收购倒闭船厂,却惊讶于中国已先行低价接手,网友纷纷感叹:还是中国厉害!
我们不妨仔细探讨一下“精明”二字。美国在全球排名第二,然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。美国在二战期间可谓赚得盆满钵满。那么,这个“精明”的国家,竟然愿意花费十亿美元收购一家已经宣布破产的造船厂,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?是为了慈善,还是另有深意?这家破产的船厂为何能够引起中美两国如此关注,难道这里面隐藏着什么重大价值?
乍看之下,似乎令人费解。为什么一个即将破产的造船厂竟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?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远的意义呢?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。
这座船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,当时它被称为世界第五代造船厂——黑船造船厂,后来更名为尼古拉耶夫造船厂。它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,初期占地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,这体现了其雄厚的资本实力。要理解它的重要性,就得回顾俄国的历史背景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及随之而来的内外困境中,俄国的农业社会面临严峻挑战,急需进行转型。列宁曾指出,单靠农业生产和轻工业收入不足以支撑国家的崛起,必须加大对重工业的投入。
20世纪30年代,苏联进入了关键的工业化进程,为了成为工业强国,苏联建立了大量的钢铁厂、机械厂和造船厂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便是其中之一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该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,最终成为了重型航母的主要制造基地。许多著名的航母如“列宁格勒号”、“莫斯科号”、“明斯克号”等,均是在该船厂制造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曾是苏联唯一的航母总装厂,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。
然而,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遗产,而乌克兰则获得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所有权。尽管乌克兰拥有这座庞大的造船基地,但其经济形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,国内经济持续下滑,政府只得出售一切可售资产来维持经济运转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也未能幸免,厂区被分割成总装厂、机械厂、鱼厂和铸锻厂等多个部分。然而,长时间缺乏订单与资金,导致船厂设备老化,生产状况堪忧。
面对国内经济困境,乌克兰开始寻求外部援助。正是此时,挪威的一家公司向乌克兰下了订单,要求建造大量大型船只,并支付了巨额定金。乌克兰为此激动不已,甚至拆除了正在建造中的航母,急于加快建船。然而,意外发生了,挪威公司突然取消了订单,并表示找到了新的供货商,这一决定令乌克兰陷入了困境,不仅丧失了定金,还损失了大量资源。
1999年,中国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展开了合作,中国从该船厂购入了“瓦良格号”航母。经过艰难的运输过程,最终成功将其带回国内。接下来,瓦良格号的改造任务堪称艰巨。面对这一重大挑战,我国的科研人员加班加点,逐步突破技术难关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科研起步几乎为零的情况下,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与实地考察为我国科技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在瓦良格号的改造过程中,我国特地邀请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顶级专家来提供技术支持。中国科研人员的刻苦精神和虚心求教感动了这些专家,正是这一点让中国最终能够成功收购该船厂。尽管该船厂设备老化,但其真正的价值却在于那些世界级的造船专家与科研人员。正是这些人才成为美国愿意支付十亿美元收购这座船厂的真正原因。